首页    办学方向    党的教育方针解读

党的教育方针解读

                                                                        晴隆民族中学 龙斯
       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最新表述,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要求,规定了新时代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这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指引,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方针必须明确的根本问题。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59个字简单明了而又全面准确地回答了上述三个基本问题,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怎样培养人”,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什么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既遵循教育一般规律,又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而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和总遵循,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完善、要求更加明确。

一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工作的性质作用。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把握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显性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隐性价值,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要在微观上把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并且把微观和宏观统一起来,坚持为人民服务。正如本次《教育法》第四条修订时强调的那样,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完整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教育方针的重大而明确的指向规定。这一指向规定既是针对一些学校事实上实行的不完全教育的弊端,也是针对当前社会和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某些不足,更是面向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正确途径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认为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包括: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书本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达成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贯彻教育方针,就要改革教育教学的途径方法,从贯彻教育原则和体制机制上保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目标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到达我们奋斗的第二个百年之时,现在的青年学生正处于“当打之年”。能否培养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对我们今天教育的考验。我们要以“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的负责精神,切实做好培养人的工作。